高雄法拍代標,高雄市法拍代標,高雄法院法拍代標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高雄法拍代標,高雄市法拍代標,高雄法院法拍代標.提供高雄地方法院2拍3拍房子.銀行法拍資訊公告-法院房屋拍賣公告-代標點交(透天、別墅、店面、公寓、套房、大樓、金拍、銀拍).買高雄法務部國產署司法院拍賣,請指定高雄591法拍屋樂屋網好房法拍代標公司-www.天愛不動產.tw

第1頁3032
共315筆/共32頁
房市買氣低迷 上半年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年減19%2025/07/15發佈
目前房市仍壟罩觀望氣氛。(記者徐義平攝)

房市買氣萎縮也造成房地合一稅稅收下滑。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 今年上半年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稅收金額約237億元、年減幅達19%。



進一步觀察六都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變化,其中新北市約59.2億元、年增幅約12.36%,是六都中唯一年增長的都會區,反觀其它五都,上半年稅收年減幅均2成起跳,又以桃園市年減幅最大、下滑約28.61%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2016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,至今即將屆滿10年,且有越來越多屋主持有年限超過5年、適用稅率20%。尤其觀察今年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的年減幅大於該稅收年減幅,可以解讀為買氣明顯萎縮,但適用房地合一稅制的屋主變多,尤其近幾年房價大漲,多數售屋屋主都有顯著增值獲利進而推升該稅收金額,因此稅收年減幅比買氣年減幅來的小。



不過,整體來說,今年上半年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要比去年同期減少56億元,反映近期房市景氣冷靜、交易件數萎縮,主要是房貸政策影響及民眾對於房市預期風向改變,導致買賣意願趨於保守。



限貸令衝擊降低民眾購屋意願



再觀察6月各縣市房地合一稅稅收金額,新北市為11.6億元、年減2%,台北市5.7億元、年減17%,台中市5.5億元、年減49%,高雄市5.3億元、年減49%,桃園市5億元、年減46%;台南市2.2億元,年減48%;新竹縣市則為2.7億元,年減54%最多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,目前房市仍籠罩觀望氣氛,除受銀行房貸緊縮與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外,加上受美國關稅戰衝擊,恐造成國內出口產業面臨到成本上升與需求降低,削弱經濟成長動能,進而影響內需與消費、購屋信心,後續房市表現仍須密切觀察未來政經局勢變化以及政策走向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趨保守 土地與辦公室市場仍現亮點2025/07/15發佈

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(CCIM)公布「2025年第2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(ICI)」調查結果,在美國貿易政策轉向與央行持續信用管制下,整體投資信心雖趨於保守,但辦公室與土地開發兩大領域仍展現穩健動能。



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指出,本季ICI總體經濟指數雖上升至97.06點,仍屬偏保守水準,主因包括美國推動對等關稅政策、新台幣升值壓力,以及中國商品傾銷對本地產業的衝擊。



AI產業帶動辦公室需求



辦公市場方面,信心指數雖小幅下滑1.5%至113.97點,仍維持樂觀水準。CCIM商用不動產投資師暨信義全球資產副總經理歐人彰表示,受惠AI產業與企業自用需求支撐,市場供需穩定,如台北市在舊市區更新,以及南港輝達設點帶動下,北士科、新北新莊、土城等廠辦熱區備受關注。



南部則因台積電、鴻海與AMD等科技大廠進駐高雄,加上亞灣區與金融專區整合效應,辦公需求續強。



土地市場區域分化



CCIM投資師暨CBRE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施甫學指出,北部禿地開發的信心略升,中南部則受建築融資緊縮與房貸限制影響而下滑。各地標售出現「低投標、低溢價」雙低現象,開發商轉向風險較低的捷運聯開、合建分回與都市更新。



壽險業則逐漸從購入收益型資產轉向購地自建出租,如台灣人壽與國泰人壽近年大手筆布局工業園區與物流倉儲,以提升整體報酬率。



應用科技成交易新推力



面對AI對房地產帶來的這般影響,紅色子房瑞德資本董事總經理蘇明俊指出,AI與房地產科技(PropTech)應用加速發展,包括AI估價、房市預測、虛擬看房、智慧管理等技術,已逐步導入業界實務,即便目前房市正處於盤整期,AI技術與科技產業聚落也將持續為商用不動產注入新動能,成為下一波成長的核心支撐力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「全現金買第三房=國稅局上門?會計師曝:這3種人最危險!」2025/07/15發佈


房市示意圖

當前房市環境下,越來越多人選擇以現金購置不動產,尤其是名下已持有兩間無貸款房產的民眾,若再以定存資金全現金購買第三間房,確實可能成為國稅局的查核對象。根據最新稅務規定與實務案例,以下是相關風險分析與因應建議。



國稅局查核重點解析



「無固定收入卻擁有多棟房產」已成為國稅局的重點查核項目。即使購屋資金來源為定存,若納稅義務人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收入與財產累積速度明顯不符(例如年收入50萬元卻持有總值3,000萬元房產),稅務機關仍可能要求說明資金來源的合理性。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退休族群或自由工作者身上,因其所得申報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實際資產狀況。



大額資金流向是國稅局關注焦點



根據銀行法規,定存解約若單筆超過50萬元,金融機構依法須通報國稅局。部分民眾為規避通報而採取分次提領策略,但若購屋款項最終仍以集中支付方式完成,這種異常金流模式反而更容易觸發稅務系統的警示機制。國稅局近年強化了大數據分析能力,能夠交叉比對銀行通報資料與不動產交易紀錄。



財產移轉與贈與稅風險不容忽視



若用於購屋的定存資金近期來自父母或親屬匯款,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「二等親內財產移轉」。根據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規定,這類資金流動需證明屬借貸關係(需有明確借據與利息約定)或已完成贈與稅申報。若無法提出證明,可能面臨補稅及罰鍰。



自保建議與稅務規劃



保留完整金流證明是最基本的自保措施。這包括:



定存解約明細與歷史交易紀錄



利息所得申報資料(可與綜所稅申報書核對)



若為多年累積儲蓄,應準備歷年所得稅申報資料佐證財力合理性



對於資金來源複雜的情況,如包含早年繼承、投資收益或其他非薪資收入,更應預先準備相關證明文件。



這可能包括:



遺產稅完稅證明(若資金來自繼承)



證券交易紀錄與所得稅申報資料(若來自投資收益)



商業合約或業務往來文件(若來自經營所得)



購屋時機影響查核風險



國稅局特別關注「一年內新增多筆不動產」的交易模式,因此建議有意購置第三間房產的民眾,應考慮分散購屋時間點,避免短期密集交易引發稅務機關的特別關注。



稅務影響評估與未來規劃



就現行稅制而言,全現金購置第三間房產在持有階段並無直接增加的稅負。根據2025年上路的「囤房稅2.0」新制,針對自然人持有的住家用房屋,全國三戶以內仍可適用1.2%的自住稅率,第四戶以上非自住房屋才會適用2%-4.8%的較高稅率。但需注意,要適用自住優惠稅率,必須在每年3月24日前完成戶籍登記,且房屋需供本人、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。



未來出售房產的稅務影響則需謹慎評估



持有2年內出售:稅率45%



持有超過2年未逾5年:稅率35%



持有超過5年未逾10年:稅率20%



持有超過10年:稅率15%



對於長期持有的投資人而言,稅務規劃的重點應放在:



1. 妥善保存購入成本證明(包括契稅、代書費、仲介費等附加費用)



2. 計算出售所得時,可減除的相關成本與費用



3. 自用住宅優惠的適用條件與時機



專業建議與結論



面對國稅局可能的查核,專業會計師的早期介入能有效降低風險。



會計師可以提供以下服務:



檢視資金來源的完整性與合法性



協助整理相關證明文件



提供最適化的稅務規劃建議



必要時代為與稅務機關溝通說明



對於計畫以現金購置第三間房產的民眾,事前準備遠比事後補救更重要



建議在交易前就開始整理定存累積過程的相關單據,並考慮諮詢專業會計師進行稅務規劃。完善的準備工作不僅能降低後續爭議風險,也能在面對稅務查核時從容應對,證明資金來源的合法性與正當性。



最後提醒,稅務環境持續變化,民眾應定期關注最新稅務動態,或透過專業人士獲取即時、正確的稅務資訊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37億元 年減近2成2025/07/15發佈

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,今年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37億元,年減19%,若以區域來看,除新北市仍成長外,其餘五都年衰退幅度達2成以上,而2025年6月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2.55億元,更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5%。其中,尤以雙北以南減幅最為劇烈,年減幅度都達4成以上,顯示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。



整體而言,全台合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自 2024上半年的293億元,縮減至2025上半年的237億元,年減約19%,反映近期房市景氣冷靜、交易件數萎縮,主要是房貸政策影響及民眾對於房市預期風向改變,導致買賣意願趨於保守。



不過近期反應的稅收表現區域表現差異甚大,6月新北市交易表現相對穩定,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仍達11.6億元,幾乎和去年同期表現持平,不過桃園、台中、台南與高雄市,個人6月份的房地合一稅收金額減幅都超過4成,反應市場交易量出現明顯量縮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現在房地合一稅滿20%的屋主越來越多,上半年六都移轉幅度減幅大於稅收,背後可能雖然交易量減少,但適用房地合一稅的屋主反而變多有關,另外近年的房價大漲也是帶動稅收的主要原因之一,建議民眾在使用400萬免稅額或重購退稅時,都要充分了解相關節稅條件與規定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,,目前房市仍壟罩觀望氣氛,除了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外,加上受美國關稅戰衝擊,恐造成國內出口產業面臨到成本上升與需求降低,削弱經濟成長動能,進而影響內需與消費、購屋信心,後續房市表現仍須密切觀察未來政經局勢變化以及政策走向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房市惡化速度驚人 新竹屋主慢一季賣房少賺百萬2025/07/15發佈

近期房市景氣急速惡化,台灣房屋統計實價近一年住宅大樓轉手價差,數據顯示,2024年第3季是近一年多來的獲利高點,全台平均轉售賺438萬,今年第1季全台的平均獲利為降至402萬元,僅差一季,獲利縮水約36萬元。



七大都會區當中,新竹地區轉售增值空間縮水最明顯,今年第1季與第七波打炒房的去年第3季相比,轉售增值金額少了近144萬元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,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房市快速降溫,因此全台的平均轉售增值金額,也在去年第3季達到高峰後開始反轉。隨著買氣持續緊縮,賣方先跑先贏的氣氛也將愈來愈濃厚。



張旭嵐指出,目前環境下,三類賣方讓利態度較積極,使近期轉售交易的增值金額下修。



首先是「換屋族」,為爭取首購貸款簽下一年出售的切結書,有短期內出脫舊屋急迫性,價格放軟的情況也最鮮明。



其次是「囤房族」,囤房稅開徵後持有成本上揚,使多屋族盤點手中資產汰弱留強,將租金投報率低、增值空間有限的物件優先出脫獲利了結。



另外則是「周轉族」,在房市走空之際仍堅定賣屋者,由於有時間的迫切性,包括個人投資或公司的資金運用等財務規畫,以讓小利換許其他投資上更大的獲利選擇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,近年新竹地區在竹科新貴買盤催動下,房價漲勢鮮明,平均轉售增值金額也居各大都會區之冠。



然而房價快速上漲,遭遇景氣起伏時,也有較大的修正空間,且新竹地區的成屋大樓與新建案的價差較小,特別是供給較有限的新竹市區,部分成屋大樓的交易價格甚至與新建案相去不遠,也讓成屋大樓在景氣萎縮的時局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,導致平均轉售增值金額半年內縮減逾百萬元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房市冷!6月房地合一稅42.6億元年減35% 上半年累計年減近兩成2025/07/15發佈

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,2025年6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達42.6億元,較上月減少14%,年減幅高達35%,反映房市交易持續降溫。觀察七大都會區稅收表現,全數出現年減趨勢,僅新北市衰退幅度最小,年減僅2%,以11.6億元連四個月蟬聯全國「繳稅王」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,去年上半年房市交易熱絡、房價不斷上漲,推升房地合一稅稅收創下新高。但今年上半年(1至6月)全國累計稅收僅237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293.1億元減少19%,其中僅新北市逆勢年增12%,其餘六都均呈現明顯下滑,顯示房市景氣轉冷。



細分6月各縣市稅收,新北市11.6億元(年減2%)、台北市5.7億元(年減17%)、台中市5.5億元(年減49%)、高雄市5.3億元(年減49%)、桃園市5.0億元(年減46%)、台南市2.2億元(年減48%)、新竹縣市2.7億元(年減幅最大達54%)。



陳金萍分析,目前房市仍受觀望氛圍影響,主要因銀行房貸緊縮、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壓抑購屋意願,同時美國關稅戰衝擊出口產業,可能推升成本、壓抑需求,削弱經濟與消費動能。後續房市走向仍需觀察國內外政經變化及政策發展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桃園最富區曝光出乎意料 在地人震撼:20年前什麼都沒有2025/07/15發佈

青埔重劃區是桃園房市近年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區域,最新綜所稅統計薪資排行更顯示,桃園最富里當中,青埔就佔前十中的五名,而且前三名全由青埔包辦,有在地人表示,20年前青埔什麼都沒有,如今竟然成功大翻身。



財政部近期公布綜合所得稅統計專冊,桃園最富里前三名依序是青溪里、青埔里及青山里,年所得中位數分別為103.3萬、99.6萬及96.9萬,綜觀前十大榜單,青埔就佔了五名,除了上述這些里,還包括洽溪里及青峰里,年所得中位數為87.4萬及86.8萬。讓人意外的是,桃園區市中心只有位在中路重劃區的文中里上榜,年所得中位數89.3萬。



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析,青埔重劃區靠近高鐵站機能方便,因此成為南港、新竹等地區上班族首選,青埔是桃園唯一同時擁有新竹跟南港買盤的區域,拉抬房價外,可能也拉抬了區域薪資。



其他網友紛紛表示,「青龍國」、「有錢人慢慢往高鐵靠很正常,竹北演過一次,青埔正在演」、「青埔收入蠻像機場周邊產業的薪資,中位數大概就空服、地勤的報稅所得」、「桃園市區沒落後,桃園持續改變中」;還有在地人說,「身為老中路人還是很佩服,20年前青埔真的什麼都沒有」。



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也曾分析,位於中壢的青埔有許多重點建設項目,部分預售屋開價已突破7字頭,購屋民眾有一定的經濟實力。由於新興重劃區街廓整齊、建物屋齡新、社區管理品質佳等,深受高收入族群的青睞,已成為新一代高薪族群的購屋熱區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先跑先贏 三類賣方打響讓利第一槍2025/07/15發佈

房市走空,先跑先贏?台灣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,統計近1年各季成屋住宅大樓最新成交價和前手交易的價差,結果顯示,2024年Q3是近1年多來的獲利高點,全台平均轉售賺438.2萬元,之後連續2季下滑,今年Q1全台的平均獲利為402萬元,比起2024年Q3的高點縮水約36.2萬元,顯示政府限貸令確實讓許多屋主的不動產獲利縮水了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去年Q3季末,央行祭出嚴格的第七波信用管制,促使房市從大多頭降溫,因此全台的平均轉售增值金額,也在去年Q3達到高峰後開始反轉,尤其今年買氣持續緊縮,買家出價的心態更加保守,所以轉售獲利的空間預估還會持續收斂,賣方「先跑先贏」的氣氛也將愈來愈濃厚。

 

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,近年新竹地區在竹科新貴買盤催動下,房價漲勢鮮明,平均轉售增值金額也居各大都會區之冠。然而房價快速上漲,遭遇景氣起伏時,也有較大的修正空間,且新竹地區的成屋大樓與新建案的價差較小,特別是供給較有限的新竹市區,部分成屋大樓的交易價格甚至與新建案相去不遠,也讓成屋大樓在景氣萎縮的時局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,導致平均轉售增值金額半年內縮減逾百萬元。



桃園市的房價水位,與雙北、新竹的鬧區相比相對親民,是北台灣主要都會區中的房價鞍型區,加上桃園往來雙北、新竹都只有一站高鐵之遙,持續吸引購買力強的脫北族、竹科族轉進,所以房價的支撐力道相對厚實,轉售增值空間也因而保持在相對高水位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暫停買地轉都更 只要上門就可談價2025/07/15發佈
房市買氣持續量縮,建商開始在上、中、下游端祭出不同應對策略。(記者徐義平攝)

房市買氣持續量縮,建商開始在上、中、下游端祭出不同應對策略,上游先暫停買地轉向整合都更、危老、或是投標聯開案等,中端要求原物料供給廠商降價5%至10%,下游銷售端則先撇開「底價」,只要有民眾上門都可以談價。



不過,多數房產業者認為,這波房市寒冬才剛剛開始,尤其央行的各項限貸措施都沒有要放手的跡象,近1、2年整體買氣會持續處在低谷。



爛尾樓潮? 言過其實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從央行去年第三季緊縮後,經過3季時間終於見到有建商開始動作,本來都還只是送家電裝修等,現在看到個案願意讓價給已購客戶,反映開發商開始因應不景氣有些配套動作,整體房市要能夠帶動價格風向還是要看新建案個案,現在比較確立是相對多數新案銷售辛苦,前一波的確有市場派建商願意讓利爭取買氣,這波建商雖然普遍獲利豐厚,但面對不景氣還是會有動作因應。



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,近幾年,一直盛傳「建商倒閉潮」與「爛尾樓潮」,可講好多年了都未發生。事實上,每年有建商倒閉是很正常的事,也難以避免有建案爛尾的情況,關鍵在於危機是否會擴大到「潮」的地步。至目前為止,無論土建融違約率、或者建商倒閉家數,以及每年爛尾樓戶數,都不到0.1%,根本達不到「潮」的地步,的確需要小心提防,但不必危言聳聽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檯面上下「讓價」花招多 新案房價漸守不住2025/07/15發佈


即便建商使出各項促銷方案,但今年前五月的單月預售屋成交件數仍未回到6千件的安全水位。(記者徐義平攝)

為刺激買氣,新建案祭出各種手段,從送裝潢、家電,且早鳥已購戶因買貴而退價差的情形出現,還有8年優惠付款,甚至最新實價揭露送裝潢的每坪單價還比過往熱絡時,沒送裝潢的單價還要低,種種跡象顯示新案「讓價」,甚至「降價」的情況逐步擴散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不景氣往往代銷業者反而首當其衝,現在代銷已經減少開銷,包括採取店面銷售,不一定要搭設接待中心與樣品屋,一方面環保、一方面也節省費用,另外案場也要業主願意配合,送家電送裝潢等變相折價方式,讓消費者感覺有點牛肉,真的要動到價格可能都會是最後一步,另外代銷業者也會精挑細選個案,盡量爭取賣得動的個案,想辦法在不景氣中生存等待下一次機會。



成屋降價幅度 大於預售屋



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,即便建商使出各項促銷方案,但今年前五月的單月預售屋成交件數仍未回到6千件的安全水位,意味著預售屋賣壓將不斷累積攀升。不過,若以建商立場來說,成屋所構成的壓力會比預售高,預期未來若建商願意降價,成屋降價幅度會高於預售屋。



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,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案上路後,禁止預售屋換約,等於宣告預售市場買盤腰斬的慘況,過去飢渴性行銷、分期銷售、保留經典戶等銷控方式已成往事,如何精打細算打長期抗戰、調整代理銷售的策略、用數位行銷代替傳統銷售等,都是近一年來建商度過景氣嚴寒的法寶。相對來說,去化越來越慢、實價登錄越來越透明,在房價高點盤旋之際,用作價或降價的方式來吸引買氣,反而是下下策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第1頁3032
共315筆/共32頁
聯絡資訊
地址:高雄市楠梓區鳳楠路98-5號四樓
電話:0963875817
0963875817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天愛不動產.tw-Web-QR-Code
Line QR Code
http://www.天愛不動產.tw-Line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1,863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高雄法拍代標,高雄市法拍代標,高雄法院法拍代標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